-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自考明星
- 王辛民(赛特集团总裁)

1949年出生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。曾先后在航空工业企业、国家经委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工作。
1991年5月,调入赛特公司,先后担任公司办公室主任、总经理助理。
1994年4月,卸去赛特公司办公室主任一职,兼任购物中心总经理。
1997年3月,担任赛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,主管集团的商业经营。
1999年4月,担任赛特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,主管集团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。
2000年11月,担任赛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、总裁。
50出头的王辛民,说话语速不快,音调平和,给人以谦谦智者的感觉。有人评价他的管理方式是八个字:“平和中庸,刚柔相济”。他自己总结道,文人经商的风格:一是有文化底蕴,二是理性的思考,三是随和的个性。反观赛特集团的“气质”,从建筑物本身的风格到管理理念,厚重、沉稳、塌实,流露出浓浓的书卷气。当然,这是赛特15年风雨的积淀,但是,作为现任领导集团的核心,王辛民无疑潜移默化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赛特的风格。
以成败论英雄,王辛民在商界是成功的。但是当初很少有人想到他会从商,因为他是学中文的,最初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。当记者开玩笑似地问他:“这是不是可以证明您对经商很有悟性?”王辛民很认真地摇了摇头:“不是悟性,是知识,当然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。”
一如很多总裁办公室的格局,王辛民的办公室四周是落地的长书柜,但是让人真正感到他爱读书,是他谈起好书时的兴奋表情。采访的短短几十分钟时间里,他几次起身拿出案头上的书放在记者面前:“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,你一定要看看”在他推荐的书里,有介绍美国著名的诺氏连锁店的《3000等于1》,有关于企业经营的《基业长青》。
但是,好学的王辛民却至今没有看过几本专业的商业理论教材,他说,找教材找了很久,一直没有合适的,那些教材不是太老了,就是太洋了,都不适合目前中国商业的实际。为此,他有意自己编写一本实用的商业教材。
王辛民说,他一生中最珍贵的是两段时光:一段是在工厂准备自考的时间,另一段就是在赛特工作的时间。42岁的时候,一个偶然的机会,王辛民走进赛特,开始了这段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。1994年,赛特结束了与日本八佰伴集团的合作,王辛民受命于危难,担任了赛特购物中心的总经理。
那一段力挽狂澜的经历应该是儒雅的王辛民最刻骨铭心的记忆。他接任时,一场在中国新闻史和中国商业史都罕见的大讨论刚刚结束,这场关于“赛特离谱不离谱”的大讨论持续了半年,参与者有全国的30多家媒体,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结论,但是对于赛特来说,负面影响要大于正面影响。
王辛民在回忆起十年前那场“冲击波”的时候仍然充满了激情:“那时赛特像个漂亮的博物馆,门前冷落车马稀。大讨论为赛特留下的有利的一面是不花广告费出了个大名,不利的一面是留下了个 “太贵”的印象,很多人面对赛特的时候有畏惧的心理。甚至那时的阴影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除,十年了,连我自己都有很多住在海淀区的朋友从没来过赛特,他们还是认为赛特门槛高。”